企鹅,围巾,猴子,蛋白粉,还有布丁挞

 

成年已经八年了但是还是有这么多东西想学和要学。


今年年初的时候给自己的一个模糊目标是成为一个兴趣广泛的人,于是这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给自己开了很多除了工作之外的小项目,钻研一些小东西,一方面娱乐自己,一方面止不住地想象自己可以成为更酷的人。这些小项目有些进入了休眠期,有些倒是意料之外地坚持了下来。这些生活的小撇步我觉得也该记录一下,算是给自己的三分钟/三个月热度一个交代。

羊毛毡

第一次做羊毛毡是大三的时候,当时的朋友C在探索怎么让自己获得一些内心平静,在查看了一些资料后,她果断地告诉我:我们平时干的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(拍视频,写论文,搞cp),我们应该做点看得见摸得着(此处的英文翻译应为tangible)的东西,给自己一些成就感。于是我们俩就在淘宝下单了两个包,里面有毛绒团,几根针,泡沫垫板,还有一个二维码,扫出来之后进入到一个视频,告诉我们如果按照步骤来,最后我们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眼睛圆圆的羊毛毡企鹅。我发挥如今的按菜谱做饭的严谨精神按部就班地做出来一个,竟然感觉还像模像样的,甚至给她DIY了一个样图上面没有的小书包。后来这个小企鹅被我一直带在身边,从江南带回家乡,从家乡带到欧洲,又辗转带到现在的城市。去年好朋友J从美国来,我们俩见了一面,但是因为她生病了有些计划的事情没做成,最后准备从家里去火车站送她一程的时候,突发奇想地把这个小企鹅揣上了,连带着一些止痛片一起塞给了她。如今小企鹅已经在她美国的公寓安家了,我想这些无规律的毛团起初也没想过能走这么远的路,就像当初的我自己一样。

不知道C做的企鹅现在怎么样了,我其实很想念C,我不知道该怎么写她。我和C失联很久了,没有她,我的本科生活仿佛不曾存在过,没有人能证明那段时间和那段时间的我的存在。

把小企鹅送出去之后我想把羊毛毡重新捡起来,在亚马逊上买了一整盒羊毛团还有很齐全的制作工具,包括小剪刀,各种粗细的针,还有防扎手的指套。正好当时朋友N的生日快到了,我照着YT上的教程做了一个小羊给她。但是毕竟很久没做了,并且失去了新手的金手指,加上其实并没有系统地学过怎么用针,很多地方都比较粗糙,没有市面上卖的羊毛毡产品的那种细腻的质感,塑形也有点问题,做出来怎么都觉得有点像大老鼠(。),不过见到她的朋友说都不像老鼠,所以我也快乐地接受了她。

现在这个羊毛毡工具箱被我闲置在了柜子上面,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启动这个项目。但是偶尔捏几个动物给我的朋友们似乎是个不错的礼物选项,我觉得很多可爱的朋友都很像某种特别的小动物。也许这个手工类别是一种我用来和朋友们连接的工具,一针一针扎出来的心意,里面有很多的眷恋和祝福。

钩针

刚认识G的时候他和我说他会钩针和折纸,当时就觉得这个人和一般的男的不太一样。加上一直有在别的blog里面看网上邻居们在打毛线和钩来钩去,当下就去店里去看,想立刻买一些回来试。但是店里的毛线还有针织工具的选择实在太多了,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挑,想问店员但是都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!(比如针织和钩针对应的德语是什么= =)于是灰溜溜回去乖乖看教程,学习什么是新手友好的工具,然后试错了几次,才买到了比较适合我的紧实,粗细适中的毛线。跟着教程学了一天之后,渐渐开始可以钩出平面。(此处有图)

但是这个时候天气已经热起来了,不仅不想再摸毛线,连看都不想看!希望到了降温的时候可以再把这个项目捡起来,目标是能打出一条长长细细的时尚围巾,有拼接感没关系,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这是我自己打的独一无二的围巾~

攀岩

最开始朋友介绍我开始攀岩的时候我确实很喜欢,那种开发自己身体,学会掌控肌肉达到目标的感觉真的妙不可言,但没有想到我今年会这么上瘾(。)在五月底的时候我终于下定决心去了隔壁大城市的岩馆,到现在一发不可收拾,基本每周末我都会去爬墙当猴子,即使来去车程有三个小时(jesus)。但是来回的火车上可以看书听播客,所以也不算浪费时间。最重要的,每次去我都觉得非常有趣,琢磨和尝试的过程让我觉得特别满足,不管是一个人去还是和朋友一起去都很开心。

攀岩好像永远不会无聊。德国一个岩馆里一般有7/8个等级,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线路,并且岩馆都会定期更新线路,每次去都会有新的东西可以做,新的对身体各部分的挑战。并且和别的有一些定式的运动不同,对于攀岩来说,我觉得没有一种身体是完美的攀岩身体,不管你是高还是矮,四肢长还是短,你总能找到一些你擅长的线路,还有一些你无论如何也很难完成的点。你可以在里面体会到丰富的成就感,也能感到足够的挑战。

攀岩也给了我健身的动力。我第一次去攀就差不多能攀到level 3,但是除了新手金手指之外,后来的爬墙都卡在了level 3,我也意识到想更进一步的话,必须得减脂增肌,增强力量的同时让身体也轻盈起来。为了攀岩做这些我真是完全心甘情感。我想为了兴趣和爱而做的事情总是简单一些,带着身材焦虑而做的减肥工作我总是半途而废,毕竟如果你恨着自己的脂肪和身体的话,很难做对自己身体好的事情。

记录饮食

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自发养成的习惯。我一直有想减脂增肌的想法,但是最大的困难一直不是去运动,而是控制饮食。简而言之,我一直喜欢吃重油重盐的东西,我是吃油汤泡饭佐奶茶长大的小孩,一想到吃沙拉就会很崩溃。并且每当觉得压力大,或者完成了一件大事(有时候也不是大事,基本就是拖延了很久的事)之后,我总是很想在那些熟悉的(长胖)食物里寻找安慰。

想开始规划饮食的契机有很多,感觉是我从自己的身体还有朋友的经验里面慢慢汲取了一些推力,等这个力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身体和脑子就自己开始动了起来。我现在每天都会记三餐的饮食,然后偶尔把一天吃的东西发给GPT,让AI计算一下我一天的摄入热量。到现在已经记了28天了,按照江湖传说,我养成了规划饮食的习惯。 :)

这样一套做下来有两个感悟。一个是很多人都有的感觉,那就是记录饮食的确会让人吃得更节制,让自己每一次做关于吃的决定的时候更mindful,从而也减少了情绪性进食。因为知道吃的东西会落在笔记上,不仅是对身体有重量,对意识也有重量。之前会不断地放纵自己吃东西,特别是晚上饿的时候,是因为我通常不记得白天吃过什么,从而下意识地觉得应该还可以纵容自己再吃一点。现在每天记录吃的东西之后,我就知道其实白天已经摄入了很多,我的身体已经很饱了,就算晚上临睡前很饿,之前的我可能会去煮泡面,现在的我会去冲一杯蛋白粉牛奶,清清爽爽去睡觉。

第二个感悟是,健康的东西,或者说食物本身的味道,是好吃的。首先是沙拉:对于我这个在中餐里长大的小孩来说,沙拉就是洋人吃的草(。)不仅没有调味,也就是美好的酱油/盐/油炸的香味,而且食材单调,全都是草,味同嚼蜡!于是就算到了这边来,沙拉在mensa里非常accessible,我也没想过去重新认识沙拉。这次下决心开始控制热量之后,我才开始认真地看mensa里的salad station到底有什么东西,结果发现品类比我想象得丰富很多,除了常见的生菜,西红柿,黄瓜,胡萝卜丝之外,还有丰富的蛋白质,比如鸡蛋,豆类,茄子,偶尔还会有素鸡块,鸡胸肉条,金枪鱼和beef sticks。综合地搭配一下各种食材,就是一盘非常好吃的冷盘,不用加其它酱就非常美味,而且很适合夏天。我试着这样吃了几天的午饭之后就迅速爱上了沙拉,感觉吃完很饱,但是同时身体感觉很轻盈,也没有那种碳水上头之后昏昏欲睡的感觉。现在日常期待去食堂看看今天salad station有什么新东西。同时我对学校食堂也多了一些感激,因为有这种综合的食物管理机构,我才能每天接触到这么丰富的蔬菜和蛋白质食物。不然我一个人生活,其实很难同时买到这么多新鲜健康食品并且按时吃完不浪费,而我因为是学校的学生,所以可以每天只花3欧元左右就能吃到这么珍贵的食物,我超级感激。

除了沙拉之外,我还发现其实我之前非常抗拒的两种食物也非常好吃:一是黑麦面包。具体来说是Alnatura卖的一款带南瓜籽的黑麦面包,偶尔一次我买了之后发现它有种天然的香味,很适合当减脂期的主食,而且因为是袋装的,比新鲜烘焙的小麦面包能保存更久,对于我这种独居人士非常友好。二是蛋白粉。这个我得感谢我的朋友S,是他让我知道了原来蛋白粉吃起来不像石灰(。)甚至能做成饼干或者甜咖啡口味,并且依然很健康!我现在吃的是这款蛋白粉,它有种咖啡味曲奇的味道,我一般放在自己的咖啡里放半勺每天服用,加了冰之后尤其好喝,而且让人感觉一整天精力比之前要好。

烘焙

生日大概前一周临时起意想学一下烘焙,首先是我重金购入的烤箱不用太浪费,其次是我有在生日这天带点东西给朋友们的想法已经很久了。我对自己过生日这件事情有点拧巴:我目前不太想办party或者叫上所有人去吃饭(我自己都不是很喜欢这种集体活动),但是我又私心很想要朋友们的礼物和祝福,所以准备一些糕点给重要的朋友们带过去就是很好的选择,一是让大家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(嘿嘿),二是也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感谢~

目前跟着油管和小红书上的两个菜谱分别学了司康德式布丁挞,做法上来说布丁挞的原料更繁琐一点,但是胜在不用揉面,做出来之后我自己觉得布丁挞更成功一点,在生日那天带去了办公室,广受好评,连味觉很敏感很挑食的G也觉得很好吃。后来我把自己感觉没那么拿得出手的司康也带去给朋友吃了,没想到他们也很喜欢。这两个我都是第一次做,能得到这样的反馈感觉已经是新手奇迹。

自己做甜点也能更好控制糖分,不那么容易长胖。但是我一个人做总是会剩下很多原料,现在就对着冰箱里吃不完的黄油和炼乳发愁(。)每天都在搜消耗这两个东西的食谱,但是做饼干需要模具和打蛋机,做蛋糕也要新买大模具。我也不知道如果买了这些,我又真的会做多少次烘焙和甜点,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一直拖延着不想学烘焙的原因:需要的材料真的很多!从大电器(打蛋器)到繁琐的小玩意儿,如果对品质和外观有要求,购物清单简直无穷无尽。我找的司康和布丁挞食谱都是家庭厨房友好菜谱,那种没有饼干模具就推荐你用芝麻瓶罐子代替的”差不多得了“型烘焙方式,才让我没有买那么多用不完的东西。

但是烘焙确实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,是一种像做羊毛毡一样,做出来之后让我有点不敢相信这是从我手中产生的东西。而且烤箱运作的时候,整个屋子都是甜蜜的黄油和奶香味,是一种非常幸福的味道,感觉人被烘烤后的糖和奶吸引是原始的本能。

也没想到一下子就写了这么多。总结下来就是,我自己玩得很开心,和别人玩得也很开心!一路成长下来我学会了不刻意给自己上强度,有新主意的时候没有立刻去做没关系,启动了几天之后泄火了也没关系,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我是一定会主动去做的。而且没有压力,自发性地去做事情的时候是我做得最好的时候。:)

下半年下辈子也想玩得尽兴。


© allezeitderwelt